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使用 6Gb/s SATA 接口与 MLC NAND、内部控制器配对,并提供 2.5 英寸和 1.8 英寸外形规格。 S3700 专为主流和高性能企业细分市场而设计,并采用激进的定价方案(建议零售价比以前的型号低 40%),使该驱动器几乎可以满足任何服务器计算或闪存阵列的需求。 易于部署的消息,以及英特尔提供具有领先耐用性和性能的 SSD 的传统,使 S3700 对广泛的用例具有吸引力。
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使用 6Gb/s SATA 接口与 MLC NAND、内部控制器配对,并提供 2.5 英寸和 1.8 英寸外形规格。 S3700 专为主流和高性能企业细分市场而设计,并采用激进的定价方案(建议零售价比以前的型号低 40%),使该驱动器几乎可以满足任何服务器计算或闪存阵列的需求。 易于部署的消息,以及英特尔提供具有领先耐用性和性能的 SSD 的传统,使 S3700 对广泛的用例具有吸引力。
不过,这次英特尔吹捧的不仅仅是性能/耐用性。 虽然该驱动器提供 4 的 75,000KB 随机读取 IOPS 和 36,000 IOPS 随机写入,但英特尔声称 10% 的 IOPS 分布提供了一致性能的紧密窗口。 DC S3700 还驱动可预测的响应时间,在 500% 的时间内延迟 <99.9μs。
在耐久性方面,与其他使用 MLC NAND 的公司一样,英特尔使用他们自己的专有方法从 NAND 中驱动更多的写入周期。 当然,拥有自己的控制器、NAND 和软件包会有所帮助。 英特尔将他们对 NAND 的深刻理解和 NAND 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他们所谓的高耐久技术 (HET)。 HET 让 DC S3700 在典型的 10 年驱动器寿命期间每天处理 5 次驱动器写入 (DWPD)。
DC S3700 有两种外形尺寸,标准的 2.5 英寸有 100GB、200GB、400GB 和 800GB 容量,而 1.8 英寸的外形尺寸更适合嵌入式应用,有 200GB 和 400GB 容量点。 每个驱动器都支持完整的数据路径保护、AES 256 位加密和通过电容器的断电保护。 该驱动器还会在启动时执行自检以确保正常运行。
作为一点内务注意事项,值得注意的是 DC S3700 为英特尔开启了一个新的命名约定,这可能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当前的驱动器系列(即 320、330、520、710、910)并没有提供非常分清哪个是哪个。 消费类 SSD 与企业驱动器混在一起,SATA 和 PCIe 接口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令人困惑的三位数驱动器名称列表。 英特尔正在转向三层整合,这些组被指定为数据中心 (DC)、专业(客户端)和消费者。
Intel SSD DC S3700 系列规格
- 容量
- 2.5“
- 100GB
- 顺序读取:高达 500 MB/s
- 顺序写入:高达 200 MB/s
- 随机 4K 读/写:高达 75,000 IOPS / 19,000 IOPS
- 随机 8K 读/写:47,500 IOPS / 9,500 IOPS
- 200GB
- 顺序读取:高达 500 MB/s
- 顺序写入:高达 365 MB/s
- 随机 4K 读/写:高达 75,000 IOPS / 32,000 IOPS
- 随机 8K 读/写:47,500 IOPS / 16,500 IOPS
- 400GB
- 顺序读取:高达 500 MB/s
- 顺序写入:高达 460 MB/s
- 随机 4K 读/写:高达 75,000 IOPS / 36,000 IOPS
- 随机 8K 读/写:47,500 IOPS / 19,500 IOPS
- 800GB
- 顺序读取:高达 500 MB/s
- 顺序写入:高达 46 MB/s
- 随机 4K 读/写:高达 75,000 IOPS / 36,000 IOPS
- 随机 8K 读/写:47,500 IOPS / 20,000 IOPS
- 100GB
- 1.8“
- 200GB
- 顺序读取:高达 500 MB/s
- 顺序写入:高达 365 MB/s
- 随机 4K 读/写:高达 75,000 IOPS / 32,000 IOPS
- 随机 8K 读/写:47,500 IOPS / 16,500 IOPS
- 400GB
- 顺序读取:高达 500 MB/s
- 顺序写入:高达 460 MB/s
- 随机 4K 读/写:高达 75,000 IOPS / 36,000 IOPS
- 随机 8K 读/写:47,500 IOPS / 19,500 IOPS
- 200GB
- 英特尔 25 纳米 eMLC NAND
- 读/写延迟:45 μs / 65 μs
- 接口 SATA 6Gb/s,兼容SATA 3Gb/s和1.5Gb/s
- 高度:2.5” 100GB、200GB、400GB 和 800GB 7.0 毫米厚; 1.8” 5 毫米厚
- 重量:2.5” 200,400,800 国标:73.6 克±2 克; 2.5” 100GB:70克±2克; 1.8” 200、400GB:49 克 ± 2 克
- 预期寿命:2 万小时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 终身耐力:每天最多 10 次驱动器写入
- 能量消耗
- 有源:典型值高达 6 W
- 闲置:650 毫瓦(典型值)
- 工作温度:0°C至70°C
- 2.5“
建筑与设计
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沿用了之前的路径 固态硬盘 710 系列 具有 7 毫米的超薄 z 高度和 2.5 英寸的外形尺寸。 这种更纤薄的设计使其能够安装在更多地方,例如密集的闪存阵列、刀片服务器或空间非常宝贵的嵌入式应用程序。 如今,大多数 9.5 毫米或更大的 SSD 内部都有很多可用空间,只有坚持使用较大的 z 高度才能插入为传统 15 毫米企业级硬盘驱动器设计的位置。
SSD DC S3700的机身为金属合金材质,由于采用了未加工的金属材质,呈现出磨砂质感。 英特尔一直采用非常简约的存储产品设计方法,新的 S3700 也不例外。 取下顶盖,露出里面的单块电路板。 英特尔仍然在外壳内保留了一些塑料垫片,以增加螺丝孔周围的刚度,但除此之外,这是一个简洁的设置。
Intel SSD DC S3700 的核心是新的 PC29AS21CA0 SATA 6.0Gb/s 控制器,目前该驱动器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基于 SAS 的 Intel/Hitachi 控制器之外 日立SSD400M 和 SSD400S.B (以及 PCIe 英特尔固态硬盘 910) 这是英特尔的第一个 SATA 6.0Gb/s 控制器,紧随 SSD 3.0 中较旧的 SATA 29Gb/s PC21AS0BA710 的脚步,并且 SSD 320.
英特尔在 SSD DC S3700 中使用他们自己的 NAND,在 200GB 容量的情况下,它包括 264GB NAND,分为 400 个不同容量的 NAND 块。 这不是第一款具有奇数 NAND 数量的 SSD,因为 Hitachi SSD400M 和 SSDXNUMXS.B 也使用不同的 NAND 大小来填充所有控制器的通道。
电路板底部的视图显示了剩余的八块 NAND,以及焊接到 PCB 切口中的电容器。 这些用于在断电时将飞行中的数据刷新到 NAND。
测试背景和比较
Intel SSD DC S3700 使用 Intel PC29AS21CA0 控制器和带有 SATA 6.0Gb/s 接口的 Intel HET MLC NAND。
本次审查的可比性:
- 英特尔SSD 710 (200GB,英特尔 PC29AS21BA0 控制器,英特尔 25 纳米 eMLC NAND,3.0Gb/s SATA)
- 三星SM825 (200GB,三星 S3C29MAX01-Y330 控制器,三星 30nm eMLC NAND,3.0Gb/s SATA)
- 日立SSD400M (400GB,英特尔 EW29AA31AA1 控制器,英特尔 25 纳米 eMLC NAND,6.0Gb/s SAS)
- PureSi影S1 (200GB,SandForce SF-2500 控制器,东芝 24nm eMLC NAND,6.0Gb/s SATA)
- 金士顿 SSDNow E100 (200GB,SandForce SF-2500 控制器,东芝 24nm eMLC NAND,6.0Gb/s SATA)
所有企业 SSD 都在我们的企业测试平台上进行基准测试 联想ThinkServer RD240. ThinkServer RD240 配置有:
- 2 个英特尔至强 X5650(2.66GHz,12MB 缓存)
- Windows Server 2008 Standard Edition R2 SP1 64 位和 CentOS 6.2 64 位
- 英特尔 5500+ ICH10R 芯片组
- 内存 – 8GB (2 x 4GB) 1333Mhz DDR3 Registered RDIMM
- LSI 9211 SAS/SATA 6.0Gb/秒 HBA
企业综合工作负载分析
闪存性能在每个存储设备的整个预处理阶段各不相同。 我们的企业存储基准流程首先分析驱动器在彻底预处理阶段的运行方式。 每个可比较的驱动器都使用供应商的工具进行安全擦除,在 16 个线程的重负载下使用相同的工作负载预处理到稳定状态,每个线程有 16 个未完成队列,然后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测试在多个线程/队列深度配置文件中显示轻度和重度使用情况下的性能。
预处理和初级稳态测试:
- 吞吐量(读+写 IOPS 聚合)
- 平均延迟(读+写延迟一起平均)
- 最大延迟(峰值读取或写入延迟)
- 延迟标准偏差(读+写标准偏差一起平均)
我们的企业综合工作负载分析包括四个基于实际任务的配置文件。 开发这些配置文件是为了更容易与我们过去的基准测试以及广泛发布的值(例如最大 4K 读写速度和 8K 70/30,通常用于企业驱动器)进行比较。 我们还包括两个传统的混合工作负载,传统的文件服务器和网络服务器,每个都提供广泛的传输大小组合。
- 4K
- 100% 读取或 100% 写入
- 100% 4K
- 8K 70/30
- 70% 读取,30% 写入
- 100% 8K
- 文件服务器
- 80% 读取,20% 写入
- 10% 512b、5% 1k、5% 2k、60% 4k、2% 8k、4% 16k、4% 32k、10% 64k
- 支持网络端
- 100% 阅读
- 22% 512b、15% 1k、8% 2k、23% 4k、15% 8k、2% 16k、6% 32k、7% 64k、1% 128k、1% 512k
在我们的第一个由 100% 4K 随机写入活动组成的完全饱和的工作负载中,我们测量到英特尔固态盘 DC S50,000 的 IOPS 略高于 3700,然后达到约 34,000 IOPS。 这一性能远远超过该类别中的任何其他 SSD,包括配备 SAS 的 Hitachi SSD400M。
当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 16T/16Q 负载下接近稳定状态时,它的平均响应时间约为 8 毫秒,远低于固态盘 710 能够达到的 90 毫秒以上。
任何企业级 SSD 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是它在持续的企业工作负载期间在最大延迟方面的表现。 虽然英特尔声称 0.05T/1Q 1K 随机读取或写入负载的峰值响应时间低于 4 毫秒,但这并不完全代表现实世界的企业状况。 在 16T/16Q 的较重负载下,远远超过完全饱和点,我们在整个预处理过程中测得的峰值响应时间为 400-500 毫秒。 在同样的工作负载中,基于 SATA 的三星 SM825 和基于 SAS 的日立 SSD400M 都能够提供更短的最大响应时间。
深入研究延迟标准偏差,显示每个 SSD 测量的响应时间的一致性,我们发现英特尔 SSD DC S3700 是最一致的 MLC SATA SSD,但基于 eMLC SAS 的 Hitachi SSD400M 确实提供了优势。
完成预处理过程后,我们直接进入 100% 写入和 100% 读取 4K 随机工作负载,以便在每个驱动器达到稳态后对其进行良好测量。 对于 16T/16Q 工作负载,我们测得英特尔固态盘 DC S33,830 的读取 IOPS 为 33,016 IOPS,写入 IOPS 为 3700。 它提供了最高的 4K 写入性能,尽管 SSD400M 在这些条件下提供了更高的 4K 随机读取性能。
在我们的主要 7.57K 随机传输测试中测得平均延迟为 7.75 毫秒读取和 4 毫秒写入,英特尔在写入平均响应时间方面领先。
在我们测量主要 4K 结果的较长采样期间,我们测得峰值读取响应时间为 370.9 毫秒,峰值写入响应时间为 513.7 毫秒。 这使 DC S3700 在读取和写入峰值延迟方面大致处于中间位置。
虽然峰值延迟显示为一次性最大值,但标准偏差显示了驱动器在我们整个测试过程中的表现。 在最一致的输出方面,英特尔 SSD DC S3700 在我们组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日立 SSD400M。
在我们使用 8K 配置文件 70/30% 读/写扩展和恒定 16T/16Q 负载的第一个混合工作负载中,我们测得英特尔固态盘 DC S44,000 的峰值速率约为 3700 IOPS,然后逐渐下降至约 16,000 IOPS。 相比之下,上一代英特尔固态盘 3,000 的稳态速度仅为 710 IOPS。
在我们的 8K 70/30 预处理曲线中测量平均延迟时,我们记录了 DC S16 接近稳定状态时的速度约为 3700 毫秒,而 SSD 70 为 80-710 毫秒。
当需要保持较低的峰值响应时间时,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我们的 8K 70/30 预处理工作负载中处于中间位置,时间在 300-500 毫秒之间变化。 虽然这比测得高达 710 毫秒的 SSD 2,000 有了巨大改进,但日立 SSD400M 在测试期间将其峰值保持在 100 毫秒以下。
比较我们 8K 70/30 预处理曲线中的延迟标准偏差,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当前企业级 SATA 固态盘中垫底,但仍远高于它所取代的固态盘 710。 迄今为止,此工作负载的领导者是 Hitachi SSD400M,其次是三星 SM825,后者在此工作负载中表现更佳。
与我们在 16% 16K 写入测试中执行的固定 100 线程、4 队列最大工作负载相比,我们的混合工作负载配置文件可在各种线程/队列组合中扩展性能。 在这些测试中,我们将工作负载强度从 2 个线程和 2 个队列扩展到 16 个线程和 16 个队列。 在扩展的 8K 70/30 测试中,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与我们的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其峰值速率远高于同类产品。 在 QD32 上的更高工作负载下,接口成为瓶颈,基于 SAS 的 Hitachi SSD400M 能够提供更一致的性能,尽管性能较低,最高线程和队列数。
比较我们可变负载 8K 70/30 测试中的平均延迟,您可以快速了解新的 DC S3700 与 SSD 710 相比有多大改进。虽然大多数产品都比上一代型号有线性改进,但 S3700 提供了巨大的改进性能呈指数级跃升,或许显示了原始 SATA 3.0Gb/s 控制器的时代。
从最大响应时间来看,即使 QD 级别低于 32,基于 SAS 的 Hitachi SSD400M 仍然优于基于 SATA 的新型 Intel DC S3700。 不过,与其他企业级 SATA 固态硬盘相比,英特尔固态硬盘 DC S3700 确实名列前茅。
比较延迟标准偏差,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能够比其他 SATA 同类产品更好地处理 QD32 上的负载,尽管它仍然无法与 SSD400M 竞争,SSDXNUMXM 在此工作负载中提供更严格的延迟分组。
下一个工作负载是我们的文件服务器配置文件,它涵盖从 512b 到 512K 的各种传输大小。 在 16T/16Q 饱和负载下,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以低于 20,000 IOPS 的突发速度开始,并以大约 11,000 IOPS 的稳态速度逐渐下降。 它提供比该组中其他 SATA 驱动器更高的速度,并且紧随基于 SAS 的 Hitachi SSD400M。
切换到平均延迟视图,我们可以看到 S3700 相对于之前的 SSD 710 带来的显着改进。有效队列深度为 256 的平均延迟以前在 80-90 毫秒之间测量,而现在它稳定在 25 毫秒以下。
比较每个 SATA 和 SAS 企业级驱动器的峰值响应时间,我们发现英特尔 SSD DC S3700 的最大延迟与基于 eMLC 的 SandForce SATA SSD 的测量范围相同,均在 300 毫秒范围内。 之前的 SS 710 测得高达 2,000 毫秒,而三星 SM825 和日立 SSD400M 在我们的测试过程中分别达到了 200 毫秒和 100 毫秒。
将我们的观点切换到延迟标准偏差以衡量每个驱动器保持其响应时间的一致性,我们发现 S3700 的输出与竞争的 SandForce 驱动的企业模型非常相似,后者在这个特定的方面比三星 SM825 稍微更一致工作量。 日立 SSD400M 领先群雄,但在较高饱和工作负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每个驱动器完成预调节阶段后,我们投入了不同的工作负载,我们将线程和队列数量从 2T/2Q 扩展到 16T/16Q。 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 I/O 性能方面遥遥领先,速度是 SandForce 固态盘的两倍。
平均延迟在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上测得非常好,对于高达 10T/16Q 的大多数负载,响应时间保持在 8 毫秒以下。
切换到最大延迟视图,Intel SSD DC S3700 与其他基于 eMLC SATA 的 SSD 绘制一致,尽管基于 SAS 的 Hitachi SSD400M 将其峰值响应时间保持在 100 毫秒以下,用于大部分缩放线程/队列级别。 随着线程和队列数量的增加,S3700 和其他 SATA 企业级 SSD 开始达到 300 毫秒的峰值。
比较文件服务器工作负载中的延迟标准偏差,我们可以看到延迟一致性的显着差异,因为 SATA 驱动器超过了 32 的有效队列深度。虽然 S3700 提供了优于其他基于 SATA 的企业驱动器的优势,但它不能在队列深度超过 400 时接近基于 SAS 的 SSD32M。
我们最终的预处理工作负载采用传统的 100% 读取活动 Web 服务器测试,并将其转换为 100% 写入以预处理每个 SSD。 这是我们最激进的工作负载,尽管它并不真正符合 100% 写入的任何现实条件。 在本节中,英特尔固态盘 DC3700 的测量值远高于同类产品。
在这种有效队列深度为 256 的艰巨预处理负载中,S40 的平均延迟约为 3700 毫秒,而之前的 SSD 300 型号的平均延迟为 350-710 毫秒。
虽然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预处理阶段在之前的工作负载中失去了与基于 SAS 的 SSD400M 相比的优势,但它在我们的 Web 服务器测试中表现平平,在接近稳定状态时测得略低于 250 毫秒。 与上一代英特尔企业级 SSD 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改进,后者介于 1,000-2,750 毫秒之间。
虽然日立 SSD400M 和英特尔 SSD DC S3700 的峰值响应时间大致相同,但切换到标准偏差时,基于 SAS 的 SSD400M 比 S3700 更具优势。 尽管如此,S3700 仍然提供了 SATA 企业级 SSD 组中最好的性能,并且比 SSD 710 有了巨大的改进。
在每个 SSD 完成 Web 服务器测试中的预处理阶段后,我们将工作负载翻转回 100% 读取。 在只读条件下,英特尔 DC S3700 在较低的有效队列深度下提供最高的 I/O 性能,但在高于 QD400 的水平上低于 SSD64M。
在我们的 Web 服务器工作负载中,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能够在队列深度低于 5 时提供低于 128 毫秒的平均延迟,并且与基于 eMLC SAS 的日立 SSD400m 并驾齐驱。
当我们查看 Web 服务器配置文件中的最大读取延迟时,我们发现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 SATA 固态盘组中提供了一些最低的峰值响应时间,尽管它在队列深度级别低于 200 时仍然超过 32 毫秒。这与基于 SAS 的 Hitachi SSD400m 在高达 QD25 的测试期间提供低于 128 毫秒的时间。
深入研究我们的 Web 服务器工作负载中的延迟标准偏差,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有效队列深度为 32 时保持其延迟一致,但随后在高于该水平时急剧上升。
英特尔 DC S3700 与 SAS 竞争
我们通常会在评论中比较相似的产品,因为在正面竞争的细分市场中比较产品是有指导意义的。 界线有时是模糊的,就像在这种情况下一样。 英特尔证明 S3700 是入门级、主流和高性能企业计算(包括 HPC 用例)的理想驱动器。 这个说法是大胆的,主要是因为决定使用 SATA 接口,这在企业中有几个限制。 SATA 接口在队列深度 32 处达到顶峰(SAS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扩展到 256),这意味着当请求超过该水平时,我们在所有工作负载中看到的平均和峰值延迟峰值。
SAS 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能够为高可用性场景提供双端口模式,其中有两个控制器同时与同一驱动器连接。 万一掉线,与 SSD 的连接不会丢失,就像在没有额外硬件的情况下使用标准 SATA 接口一样。 一些 SAS 驱动器还提供宽端口配置,用于增加单链路连接之上的总带宽。 虽然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与其他 SATA 竞争对手相比速度非常快,但当您引入最新的基于 MLC 和 SLC 的 SAS 固态盘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它可以更好地应对增加的线程和队列级别。
在每个 SSD 达到稳定状态后,我们选择了基准测试的主要后预处理部分。 出于本节的目的,我们将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添加到最新 SAS 高性能固态盘的吞吐量图表中。 在较高的队列深度上也存在显着的延迟差异,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坚持跨不同线程和队列计数的原始 I/O 速度。
在 100% 4K 随机写入或随机读取场景中,英特尔固态盘 DC 3700 与高端 SAS 竞争产品相比表现相当出色,其 4K 稳态速度位居第二。 当您将注意力转移到重 16T/16Q 负载下的读取吞吐量时,它仅提供此类 SSD 性能的 1/2 到 1/3。
在我们的 8K 70/30 测试中,负载从 2T/2Q 扩展到 16T/16Q,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 QD32 及以下表现出出色的性能,尽管在 QD64 及以上级别,DC S3700 与SAS 竞赛。
在我们的文件服务器工作负载中,SSD DC S3700 的优势在有效队列深度低于 16 时保持竞争力,但在更高级别的高性能 SAS SSD 迅速超越它。
转向我们的 Web 服务器工作负载,在这部分测试中 100% 读取,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 2T/2Q 负载下具有最高性能,但很快达到约 22,500 IOPS,然后在更高的 QD 级别下降至 16,500 IOPS。
总结
英特尔固态硬盘 DC S3700 系列代表了英特尔多年前凭借其 X25 系列固态硬盘引领市场时所做的一切。 他们当时以专有组件和技术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组件和技术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被其他公司所取代。 S3700 就是这样让时钟倒转的; 它只是性能和耐用性方面的主导产品……至少在 SATA 领域是这样。 自从英特尔最初推出他们的第一款企业级 SSD 以来,企业级存储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 许多参与者以极具竞争力的性能产品进入市场,随着制造商开发 IP 以提供类似 MLC NAND SLC 的性能和耐用性,价格持续下降。 面对这样的竞争,英特尔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消费者喜欢的新 DC S3700 起始价格及其在 SATA 领域的快速性能吸引了很多关注。
在比较原始吞吐量时,英特尔固态盘 DC S3700 在企业 SATA 领域毫无疑问地胜出。 它的新控制器和 NAND 配置使其能够比任何类似的企业级 SSD 提供更高的速度,而且价格远低于竞争对手。 尽管在企业市场中,这不仅仅与吞吐量有关,但最大延迟和延迟标准差在 SSD 与围绕它设计的应用程序和平台的交互效果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与大量 SAS 产品相比,峰值响应时间和延迟一致性是英特尔落后的一个领域。
所讨论的市场是要求低延迟和高数据可用性的性能企业空间。 英特尔希望硬盘能在这里展开战斗,但这不太可能,因为接口只是限制了硬盘的效用,而 SAS 硬盘凭借其双端口操作模式和处理更密集工作负载的能力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这是 SATA 难以涉足的领域,因为它的性能有一个硬性限制,远低于 SAS 的最高水平,而且 SATA 缺少 SAS 提供的双端口连接和端到端数据保护。 这些是高端企业环境需要的功能; 即使入门价格低也不会动摇他们的青睐。
最终,由于性能和成本,英特尔肯定会在某些情况下取代高速 HDD 介质,特别是对于启动和其他入门级企业工作负载。 但是,对于性能工作负载,DC S3700 根本无法与 SAS SSD 进行可预测的竞争,SAS SSD 可以在密集、始终活跃的环境中处理更多工作。 S3700 也将在闪存阵列市场获得业务,其中大多数使用英特尔的是 SSD 320。由于 S3700 的激进定价和显着提高的性能,看到阵列厂商迁移到 SSD 3700 也就不足为奇了SXNUMX在明年。
优点
- 最快的基于 SATA 的企业级 SSD
- 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 提供密度最大化的 2.5″ 7mm 和 1.8″ 5mm 外形规格
缺点
- SATA 接口极大地限制了高负载企业条件下的延迟
- 最大延迟声称在企业工作负载中不切实际 (1T/1Q 4K)
底线
英特尔 SSD DC S3700 为使用 SATA 接口的入门级和主流企业级 SSD 空间树立了新的高水位。 英特尔通过自己的控制器、NAND 和高耐久性技术回归创新,在一个充满模仿者的市场中受到欢迎。 虽然 S3700 提高了所有基于 SATA 的企业级 SSD 的标准,但与高性能 SAS SSD 相比,S3700 无法凭借其极低的最大延迟和繁重工作负载下的高 IO 吞吐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