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企業資料保護 HPE 透過 Aruba 和 GreenLake 更新實現邊緣到雲端安全現代化

HPE 透過 Aruba 和 GreenLake 更新實現邊緣到雲端安全現代化

by 哈羅德弗里茨

HPE 透過 AI 驅動的安全性、零信任網路和合規工具增強了 Aruba Networking 和 GreenLake 平台,適用於現代混合雲環境。

惠普企業 (HPE) 宣佈在 HPE Aruba 網路 慧與綠湖 雲端平台,旨在協助企業實現安全連接和混合雲端營運的現代化。這些創新整合了多層和零信任安全方法,以防範不斷演變的網路威脅,同時使組織能夠滿足新興的監管要求。

HPE Aruba Networking 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 Phil Mottram 強調,人工智慧應用的興起導致網路威脅日益複雜化。他解釋說,HPE 的安全解決方案旨在降低風險、防禦攻擊並增強營運彈性,確保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威脅情況下保持安全。

加速零信任安全

HPE Aruba Networking 在其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 平台中引入了新的基於雲端的存取控制功能,加速了企業級零信任安全。這些功能將所有使用者、裝置和應用程式視為潛在威脅,直到經過驗證,並利用強大的策略管理來增強保護。新的網路存取控制 (NAC) 功能可讓 IT 團隊為使用者和裝置定義和實施基於角色的精確策略,從而推進通用零信任網路存取 (ZTNA) 計畫。這些策略由現有功能支持,例如入侵偵測系統 (IDS)、入侵防禦系統 (IPS)、人工智慧可觀察性和微分段,這些功能共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潛在違規的影響。

HPE Aruba Networking 和 GreenLakeAruba Networking Central NAC 中增強的策略管理器支援更細緻的存取策略,例如應用程式到角色和角色到子網路的實施,確保跨邊緣到雲端環境的一致安全性和合規性。此外,Aruba Networking Central 和 HPE OpsRamp 之間改進的整合擴展了監控來自 Cisco、Arista 和 Juniper Networks 等供應商的第三方設備的能力。新的應用程式分析和風險評估功能允許企業根據風險偏好建立存取策略。

面向全球 PoP 的高效能網狀連接

HPE Aruba Networking EdgeConnect SD-WAN 引入了先進的安全存取服務邊緣 (SASE) 功能、與 Aruba Networking SSE 的更緊密整合以及由機器學習提供支援的自適應 DDoS 防禦。這些功能可以即時動態調整防禦措施,確保提供強大的保護。此外,Aruba Networking SSE 現在包括用於全球存取點 (PoP) 的高效能網狀連接,透過最有效的路徑動態路由流量來確保零停機時間。此功能提供安全的替代資料路由和自動故障處理,無需 IT 介入。

數位斷路器

HPE GreenLake 還增強了新功能,以保護企業免受新興威脅、簡化合規性並提高營運彈性。 HPE 私有雲企業引進了「數位斷路器」功能,當偵測到網路威脅時,此功能會暫時中斷與公用網際網路的連線。此功能可隔離關鍵資料和基礎設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影響並確保業務連續性。一旦威脅解決,系統就會安全地重新連接,滿足《數位營運彈性法案》(DORA)的關鍵要求。

現在可以透過 HPE Private Cloud Enterprise 為主權環境和私有雲提供隔離雲管理。該解決方案由經過 HPE 安全審查的人員提供,使受監管行業的企業無需外部網路連接即可運營,確保合規性和營運控制。 HPE還推出了新的網路安全服務,幫助企業評估、採用並將主權安全解決方案整合到其風險管理框架中。這些服務保證了敏感環境的監管協調和營運控制。

人工智慧驅動的網路安全服務

HPE 的全新 AI 驅動網路安全服務使企業能夠透過強大的治理、風險管理和合規性來擁抱 AI。這些服務將網路安全運作轉變為防止傳統攻擊和人工智慧攻擊的預測系統。 HPE OpsRamp 和 CrowdStrike 整合還提供即時威脅偵測和統一可觀察性,從而提高系統效能和網路彈性。

HPE 的安全創新反映了對邊緣到雲端安全的更廣泛承諾,並符合全球和產業法規,包括 CISA 安全設計承諾、CIS(網路安全中心)標準和 DORA 要求。主要改進包括 HPE Aruba Networking 基於 AI 的網路偵測與回應 (NDR)、HPE Cyber​​ Resilience Vault 的勒索軟體防護,以及新 HPE ProLiant Compute Gen12 伺服器。這些伺服器具有矽信任根,並符合 FIPS 140-3 3 級認證,這是一種高級加密安全標準。

憑藉這些進步,HPE 繼續在安全連接和混合雲營運方面保持領先地位,幫助企業降低風險、遵守監管要求並為未來建立有彈性的基礎。

參與 StorageReview

電子報 | YouTube | 播客 iTunes/Spotify | Instagram | Twitter | 的TikTok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