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企業 EchoStreams FlacheSAN2 評論

EchoStreams FlacheSAN2 評論

by StorageReview 企業實驗室

EchoStreams FlacheSAN2 是一款超密集的 48 盤位服務器,非常節省空間,僅適合 2U 機架空間。 與 EchoStreams 的其他解決方案一樣,FlacheSAN2 也可以通過硬件配置進行高度定制,以專門集成該產品以滿足組織的精確需求。 這使得 FlacheSAN2 成為已經考慮到特定硬件的企業的絕佳選擇。 在我們的特定配置中,我們填充了 48 個托架 東芝 HK3R2 SATA 固態硬盤 並通過四個 PCIe 3.0 Adaptec 71605 RAID 卡和四個 Mellanox ConnectX-3 56Gb/s 雙端口 InfiniBand 適配器確保了強大的性能。 FlachSAN25 的某些配置支持高達 3.8GB/s 的帶寬和超過 2 萬次的 IOPS,旨在與少數其他產品競爭。


EchoStreams FlacheSAN2 是一款超密集的 48 盤位服務器,非常節省空間,僅適合 2U 機架空間。 與 EchoStreams 的其他解決方案一樣,FlacheSAN2 也可以通過硬件配置進行高度定制,以專門集成該產品以滿足組織的精確需求。 這使得 FlacheSAN2 成為已經考慮到特定硬件的企業的絕佳選擇。 在我們的特定配置中,我們填充了 48 個托架 東芝 HK3R2 SATA 固態硬盤 並通過四個 PCIe 3.0 Adaptec 71605 RAID 卡和四個 Mellanox ConnectX-3 56Gb/s 雙端口 InfiniBand 適配器確保了強大的性能。 FlachSAN25 的某些配置支持高達 3.8GB/s 的帶寬和超過 2 萬次的 IOPS,旨在與少數其他產品競爭。

在高性能存儲市場領域,有預建和更常見的系統出貨以減少規劃和部署過程,但也有許多組織考慮了獨特的 IT 基礎架構安排。 就 FlacheSAN2 而言,一些組織可能有預算將 48 個托架中的大部分用於大容量小型 (SFF) 2.5 英寸 SSD(使 FlacheSAN2 成為 2U 中 SSD 的最高密度),而其他組織可能對獲得原始 SSD 傳輸速率感興趣,但不太關心容量。 FlacheSAN2 可以支持這些和其他配置,具有同時支持 7mm z 高度 SAS 和 SATA 驅動器的靈活性和能力。 FlacheSAN2 還支持任何 SSD,使客戶能夠比標準服務器供應商的產品節省更多成本。 另一個可以節省開支的領域是能效。 FlacheSAN2 在其最大功耗下僅消耗 500W,使其成為目前性能瓦特比最高的產品之一。 FlacheSAN2 採用英特爾主板,具有出色的可靠性和高兼容性。 它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主板資源,在磁盤端和控制器端 I/O 之間實現平衡。

EchoStreams FlacheSAN2 提供 1 年部件更換保修,現已上市,起價為 7,800 美元。

EchoStreams FlacheSAN2 規格

  • 能夠支持 3.8+ 百萬 IOPS 或高達 25GB/s 的帶寬
  • 英特爾專有尺寸雙插槽 Sandy Bridge EP
  • 最多兩個 socket 2011 Intel® Xeon® E5 2600 V2 Ivy Bridge 處理器
  • 16條DDR3 四通道/CPU 800/1066/1333/1600 RDIMM/UDIMM/LRDIMM
  • 48 x 6G SAS/SATA 2.5”x7mm 熱插拔 SSD 托架 + 2 x 用於操作系統的內部 2.5” x 7mm SSD/HDD
  • 四個 1GbE 端口板載 Intel i350
  • 7x PCIe Gen3 X8 LP + 1x PCIe Gen2 X4 LP 插槽 + 1x Intel PCIe Gen3
  • 電源 800W AC/DC 1+1 80Plus高效冗餘電源; 提供 700W -48VDC 選項
  • 4 個快速插拔 80mm PWM 風扇
  • 尺寸(寬 x 高 x 深):16.8” x 3.5” x 26”
  • 重量:滿載 58 磅

設計和建造

FlacheSAN2 的設計非常時尚,看起來既高端又工業。 從服務器正面開始,有用於電源、網絡和系統狀態的前面板 LED 指示燈以及標準電源、NMI 和重置按鈕。 整個單元最突出的特點是為 48 毫米 SSD 設計的超密集 7 托架。 從可維護性方面來看,FlacheSAN2 的設計易於根據您的規格構建,輕鬆安裝,一旦投入生產就易於交互,而且相當容易。 EchoStreams 竭盡全力使這成為可能,並提供非常詳細的插圖來引導客戶完成整個過程。

當需要將 SSD 安裝到 FlacheSAN2 的前端時,不需要任何工具。 每個隔間的頂部都有一個閂鎖,可以快速簡單地進入。 驅動器托盤本身不需要任何工具來安裝 SSD,使用獨特的夾持機制來保持 SSD 的安全,而不需要 JBOD 和存儲服務器中有時過度使用的螺釘。 在我們的單元中,我們的前端完全裝有 48 個 Toshiba HK3R2 SSD。

EchoStreams 還包括免工具滾珠軸承滑軌,以簡化安裝過程。 對於那些有安裝導軌經驗的人來說,這會使這個過程更加容易。 安裝導軌後,您可以將 FlacheSAN2 定位到位。 從那裡,它可以輕鬆地來回滑動,從機架前面拉出幾英寸以便於維護。

為了解 FlacheSAN2 內部主板佈局的獨特性,EchoStreams 提供了一份詳細說明 PCIe 佈局的指南。 買家可以從中了解如何最好地利用某些 PCIe 設備來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以及在採用傳統 PCIe 插槽時利用獨特的定位。 其中一個更獨特的項目是 ROC 模塊插槽,EchoStreams 使用定制適配器在機箱內安裝一個遠程 PCIe 插槽,用於額外的 RAID 卡。

在 FlacheSAN2 內部,您可以看到非常注重細節的 EchoStreams 放入 2U 機箱以支持四到六個 RAID 卡或 HBA,以及支持 NIC 以共享網絡上的存儲。 EchoStreams 使用定制的 SAS 電纜將前置驅動器背板連接到存儲卡,這有助於將氣流中斷降至最低。 這種方法有助於冷卻,每一點都有助於高性能構建。 另一個獨特的項目是添加到機箱的定制 PCIe 籠,以提高硬件密度,其中每一個最後的 PCIe 卡都需要在系統內部利用。

移動到 FlacheSAN2 的背面,左側有兩個電源以及位於機箱內的四個 PWM 風扇的排氣口。 然後我們得到所有的連接,包括四個 1GbE 端口(與管理共享),以及四個 USB 端口、VGA 和一個傳統的 COM 端口。 旁邊是八個 PCIe 插槽,在我們的生產構建中包括三個 Adaptec 71605 RAID 卡(第四個位於內部)以及四個雙端口 Mellanox ConnectX-3 56Gb/s IB 卡。 這為另一個網絡接口或額外的存儲產品留下了一個空位。

數據融合性能測試

我們與 Stream Financial 合作複製他們的 數據融合性能測試 在我們的實驗室。 引入此測試是我們 Violin WFA-64 審查的一部分,完成後我們將數據移植到 EchoStreams FlacheSAN2 並以類似的方式將其呈現給同一台 Dell R920 計算服務器。

DataFusion 最簡單的形式旨在演示超過一萬億行風險數據的處理和聚合,其中包含 13 萬億個數據點,每行一個風險點。 該測試著眼於一個非常真實的大數據用例,其中處理數據所需的時間可能會阻礙決策制定。 該測試模擬了一個交易環境,其風險數據包含 12 年期間交易賬簿的 delta、gamma、vega 和 theta 風險桶。 為了模擬典型的業務視圖,數據使用 SQL“where”、“like”和“group by”查詢進行聚合,以顯示按風險類型、貨幣和交易對手分類的風險敞口。 整體高度壓縮的數據庫佔用空間略高於 8TB,擴展後超過 100TB。 出於此測試的目的,數據庫在沒有索引的情況下運行,迫使服務器和存儲實時處理所有數據。

在 EchoStreams FlacheSAN2 上加載了 48 個 Toshiba HK3R2 SSD 支持基準測試中的存儲,我們測得的時間為 60 分 32 秒。 相比之下,我們使用 Violin WFA-56 進行存儲時測得的時間為 16 分 64 秒。

企業綜合工作負載分析

我們的企業基準測試流程預先將每個存儲設備置於穩定狀態,工作負載相同,設備將在 16 個線程的重負載下進行測試,每個線程有 16 個未完成隊列,然後在多線程/隊列深度的設定時間間隔內進行測試配置文件以顯示輕度和重度使用情況下的性能。

EchoStreams FlacheSAN2 硬件配置

  • 2 x Intel Xeon E5-2697 v2(2.7GHz,30MB 緩存,12 核)
  • 英特爾 C602 芯片組
  • 內存 – 64GB (8 x 8GB) 1333Mhz DDR3 Registered RDIMM
  • Windows Server標準2012的
  • 4 x Adaptec 71605 HBA 模式
  • 48 個東芝 HK3R2 固態硬盤
    • 本地存儲配置:每個 SSD 單獨尋址
    • 遠程存儲配置:4 x 12 SSD 存儲空間鏡像池(每個 HBA 12 個 SSD)。 每個池 2 個 25GB SMB3 共享。

EchoStreams FlacheSAN1 硬件配置

  • 2 x Intel Xeon E5-2697 v3(2.6GHz,35MB 緩存,14 核)
  • 內存 – 256GB (16 x 16GB) DDR4 Registered RDIMM
  • Windows Server標準2012的
  • 2 個 LSI 9300-8i
  • 24 個東芝 HK3R2 固態硬盤
    • 本地存儲配置:每個 SSD 單獨尋址
    • 遠程存儲配置:2 x 12 SSD 存儲空間鏡像池(每個 HBA 12 個 SSD)。 每個池 4 個 25GB SMB3 共享。

戴爾 PowerEdge R920 Infiniband FIO LoadGen

  • 四個 Intel E7-4870 v2 CPU(2.3GHz,15 核,30MB 緩存)
  • 512GB 內存(8GB x 64 DDR3,每個 CPU 128GB)
  • 2 個 300GB 10K SAS RAID1 引導
  • 4 個 Mellanox ConnectX-3 雙端口 InfiniBand 適配器

預處理和初級穩態測試:

  • 吞吐量(讀+寫 IOPS 聚合)
  • 平均延遲(讀+寫延遲一起平均)
  • 最大延遲(峰值讀取或寫入延遲)
  • 延遲標準偏差(讀+寫標準偏差一起平均)

我們的企業綜合工作負載分析包括基於真實世界任務的配置文件。 開發這些配置文件是為了更容易與我們過去的基準以及廣泛發布的值(例如企業產品常用的 4K、8k 70/30 和 128K)進行比較。

  • 4k 配置文件
    • 100% 讀取和 100% 寫入
  • 8k 70/30
    • 70% 讀取,30% 寫入
    • 100% 8k
  • 128K(連續)
    • 100% 讀取或 100% 寫入
    • 100% 128K

在我們的100% 4K隨機讀寫測試中,我們測量了16塊KK3R2 SSD在RAID10或Raw中的性能以及48塊KK3R2 SSD在RAID10或Raw中的性能。 4K 隨機讀取結果顯示,48 Raw 配置擁有近 2 萬次 IOPS 讀取(1,906,010 IOPS)和 1,765,088 IOPS 寫入,兩者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接近的配置是 16 Raw; 但是,這兩個結果在讀取和寫入方面分別接近 1 萬次 IOPS,分別為 1,037,200 IOPS 和 742,662 IOPS。

當我們查看平均延遲部分時,我們發現 16 Raw 配置的延遲最低,讀取時間為 0.245 毫秒,寫入時間為 0.341 毫秒。 使用 48x RAID10 配置的 EchoSteams 的結果次之,讀取時間為 0.41 毫秒,寫入時間為 0.49 毫秒。

轉到最大延遲性能,16 Raw 配置與上次測試相比表現出相反的性能,因為我們記錄的延遲比下一個最接近的配置高五倍。 也就是說,48 個 RAID10 的延遲最低,讀取時間為 8.56 毫秒,寫入時間為 31.358 毫秒,而 16 個 RAID10 配置相當接近,讀取和寫入分別為 9.4 毫秒和 44.6 毫秒。

我們的標準偏差結果表明,48 RAID10 的讀取延遲最低,僅為 0.08 毫秒,而 48 Raw 的寫入延遲最低,為 0.30 毫秒。 16 RAID10 配置顯示最弱的結果,讀取時間為 0.46 毫秒,寫入時間為 1.73 毫秒。

我們的下一個基準測試使用由 100% 讀取操作和 100% 寫入操作組成的順序工作負載,傳輸大小為 8k。 我們再次看到 48 Raw 配置在吞吐量方面壓倒了其他配置。 對於讀取吞吐量,48 Raw 擁有驚人的 1,823,704 IOPS,而寫入達到 1,503,920 IOPS。 這兩個結果都比下一個最接近的配置高出一百萬以上的 IOPS。

我們的下一系列工作負載由 8k 讀取 (70%) 和寫入 (30%) 操作混合組成,最多 16 個線程 16 個隊列,我們的第一個是吞吐量。 在這裡看到 48 Raw 配置開始並在整個測試過程中保持領先並不奇怪。 48 Raw 在終端隊列中達到 1,489,979 IOPS 的峰值。 同樣,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配置比下一個最接近的同類產品高出大約 1 萬 IOPS。

查看平均延遲,我們看到的結果反映了我們對同一基準的 4K 測試。 在這裡,16 Raw 的延遲最低; 但是,它最終以 48 毫秒對 10 毫秒勉強擊敗 0.47 RAID0.48。

對於最大延遲,兩個 48 配置從頭到尾並駕齊驅以實現最低延遲,因為兩個驅動器都沒有超過 30 毫秒或低於 10 毫秒。 話雖如此,我們確實看到 16 個 RAID10 出現了一些相當大的峰值(一個高達 2,133 毫秒)超出了我們的圖表。

我們的下一張圖表繪製了 8k 70% 讀取和 30% 寫入操作期間延遲的標準偏差計算。 48 RAID10 在基準測試開始時處於領先地位,並一直保持到最後。 然而,我們再次看到來自 16 RAID10 的大峰值,儘管肯定沒有上面的最大延遲那麼大。

我們最終的綜合基準測試使用順序 128k 傳輸和 100% 讀取和 100% 寫入操作的工作負載。 在這裡,48 Raw 配置再次成為吞吐量的明顯贏家,因為它擁有 15,840MB/s 的讀取速度和 16,005MB/s 的寫入速度。 下一個最佳配置是 48 RAID10,其讀取和寫入結果分別為 13,715MB/s 和 6,258MB/s。

結論

EchoStreams FlacheSAN2 為組織提供了一個可定制的解決方案,其 48 個托架用於 7mm SSD,僅適合 2U 機架空間。 EchoStreams 非常樂意通過安裝一系列硬件來構建符合組織規範的系統以滿足他們的確切需求。 這使得 FlacheSAN2 非常適合已經制定了 IT 基礎架構計劃並且不需要預配置/交鑰匙解決方案的組織。 在我們的測試系統中,我們為 FlacheSAN2 加載了四個 Adaptec 71605 RAID 卡、四個 Mellanox ConnectX-3 56Gb/s 雙端口 InfiniBand 適配器和 48 個 Toshiba HK3R2 SSD,以獲得出色的共享存儲性能。 SSD 尤其為我們提供了企業級 SSD 可用的最佳性能/成本組合之一。 此外,我們的 FlacheSAN2 配備雙處理器 Intel 主板和雙 Intel E5-2697 v2 CPU,有助於通過線路驅動大量 I/O 和帶寬。

在我們的測試中,我們測量了本地(原始)以及通過 SMB3 到另一台 Windows Server 2012 服務器的 StorageSpaces 鏡像中記錄的性能。 這兩種配置顯示了本地操作或遠程應用程序具有多少存儲潛力。 在本地,我們在 1.8K 隨機工作負載下測得峰值 I/O 超過 1.7 萬次讀取 IOPS 和超過 4 萬次寫入 IOPS。 查看順序吞吐量,這些數據測得的讀取和寫入速度約為 16GB/s。 在使用存儲空間的鏡像配置中呈現存儲,我們測得峰值 I/O 為 629k IOPS 讀取和 421k IOPS 寫入,而順序吞吐量為 13.7GB/s 讀取和 6.3GB/s 寫入。

對於 2U 平台,沒有多少競爭對手可以達到或超過此特定佔地面積中的這些數字。 配備 PCIe 或 NVMe SSD 的服務器可能會迎頭趕上,但您會失去 FlacheSAN2 可以利用的 SATA SSD 的存儲容量和成本優勢。 FlacheSAN2 也是一個有效的單控制器服務器,因此 HA 目標需要多個機箱和一定程度的協調。 總體而言,該平台的高性能和涵蓋多個行業領域的用戶可配置設計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確實是靈活、高性能存儲的定義,許多人會發現額外的配置步驟非常值得考慮回報的投資。 對於那些需要更多性能的人,Echostreams 最近發布了 FlacheSAN2-D3,它支持 Haswell,並在機箱後部提供了 4 個驅動器托架,總共 52 個。

優點

  • 非常密集的 48 盤位 2U 存儲服務器設計(SATA 或 SAS)
  • 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峰值 I/O 和帶寬
  • 靈活的設計允許高度定制

缺點

  • 單個機箱中沒有 HA

底線

EchoStreams FlacheSAN2 與合適的組件搭配使用,其 48 個托架僅佔 2U 空間,可提供性能和成本效益的獨特結合。 該平台非常靈活,這意味著它可以通過配置來滿足最苛刻的應用程序需求,而投資相對較少。

EchoStreams FlacheSAN 系列

討論這篇評論

註冊 StorageReview 時事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