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費者客戶端SSD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評測:第五代固態硬碟 (SSD) 中的卓越效能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評測:第五代固態硬碟 (SSD) 中的卓越效能

by 萊爾·史密斯

SanDisk 的 WD_BLACK SN8100 速度極快。我們對它與頂級 Gen5 SSD 進行了測試——它可能是我們最喜歡的新型消費級硬碟。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是該公司最新的旗艦 Gen5 SSD,旨在提升現代桌上型電腦和工作站的效能。它的目標客戶是需要快速、可靠儲存來執行 8K 編輯、大型遊戲安裝和複雜專案工作負載等高要求任務的高級用戶。 SN4 目前可提供高達 8TB 的容量,預計今年稍後將推出 8100TB 型號,是迄今為止性能最高的消費級硬碟。

編者註:

在我們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認識到這篇評論的標題和產品的品牌可能會造成混淆。 WD 最近剝離了快閃記憶體業務,現在更名為 Sandisk(又叫 Sandisk 了?)。 SN8100 最初是 WD 的產品,後來隨著分割轉移到 Sandisk。 WD_Black 品牌歷來是 WD 的高階產品,主要針對遊戲玩家和愛好者。在 Sandisk 推出自己的新產品之前,預計在塵埃落定之後會出現品牌混亂。理想情況下,Sandisk 將放棄 WD 的提及,並回歸更容易理解的系列和產品名稱,例如“Extreme”和“Extreme Pro”。 – 布萊恩·比勒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功能與效能簡介

BiCS8 TLC 3D CBA NAND 為新驅動器提供動力,並具有板載 DRAM 來幫助元資料快取和長時間持續的效能。 Sandisk 還包括其 nCache 4.0 SLC 快取層,以提高短期寫入速度。然而,對 SN8100 性能最有幫助的是其內部經過 Sandisk 調校的 Silicon Motion SM2508 控制器。這款四核心 ARM Cortex R6 晶片採用 8nm 製程製造,支援八個 NAND 通道,每個通道最高可達 3,600 MT/s,具有巨大的吞吐量潛力。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box

該控制器具有智慧時脈門控功能,可透過即時動態關閉晶片中未使用的部分來幫助降低功耗。它還透過 Silicon Motion 的 NANDXtend 技術支援先進的 ECC,即使在繁重的工作負載下也能幫助保持資料完整性和耐用性。在介面方面,SN8100 在支援 NVMe 5 的 PCIe Gen4 x2.0 上運行,同時保持向後相容。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bare drive controller

至於其性能概況的具體信息,Sandisk 聲稱 SN8100 在所有容量下的連續讀取速度可達到高達 14.9GB/s。對於寫入,2TB 和 4TB 型號的額定速度高達 14GB/s,而 1TB 版本的最高速度為 11GB/s。

隨機方面,2TB 和 4TB 硬碟的讀取速度高達 2.3 萬 IOPS,寫入速度高達 2.4 萬 IOPS。 1TB 版本的讀取速度降至 1.6 萬個 IOPS,但仍具有相同的寫入效能。

這些規格使 SN8100 穩居 PCIe Gen5 SSD 的頂級地位,使其成為已發布的最快的消費級硬碟之一。也就是說,我們將對其進行一些嚴格的基準測試,包括持續的效能和負載下的一致性,以在我們的基準測試中對其進行測試,以了解其在規格表之外的表現如何。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drive label

所有型號均符合 TCG Opal 2.02,這是一項廣泛採用的儲存安全規範,可實現基於硬體的加密和策略管理。 TCG Opal 允許整合到管理安全啟動、驅動器鎖定和資料擦除例程的軟體生態系統中。

2TB 和 4TB 硬碟在主動讀取時的額定功率為 6.5W,寫入時的額定功率為 7.0W。 1TB 版本的功耗略低,兩次操作的功耗均為 6.2W。空閒功耗額定為5mW。 Sanfisk 表示,這種效率比以前的 Gen4 驅動器有了顯著提高,尤其是在負載下,這意味著系統冷卻的壓力更小。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可靠性

SN8100 還有一個預先裝載散熱器的版本,它使用陽極氧化鋁和雙熱界面墊來幫助被動管理熱量。其低調的設計使其易於融入更緊湊的建築中,並且不需要額外的電源線或主動冷卻。 WD 還包括可自訂的 RGB 照明,允許使用者將驅動器的外觀與其餘部分相匹配。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back

耐久性評級與其他高階 TLC 硬碟的評級一致。 4TB 型號額定容量高達 2,400TBW,2TB 型號額定容量高達 1,200TBW,1TB 型號額定容量高達 600TBW。所有容量均享有五年有限保修,平均無故障時間為 1.75 萬小時。

驅動器管理

SSD 管理透過 SanDisk 儀表板,一款佈局簡潔的流線型實用程序,讓用戶可以存取關鍵的診斷和監控功能。它可以讓您一目了然地檢查驅動器健康狀況、追蹤效能、監控溫度和確認介面狀態。該工具還支援韌體更新,並且對於 SN8100 等驅動器,如果您的型號支持,還包括自訂 RGB 照明的選項。

主概覽畫面被組織成清晰的面板。在頂部,您將看到磁碟機的名稱、容量(在本例中為 WD_BLACK SN8100 2TB)和目前韌體版本。它以百分比、即時溫度讀數和詳細容量細分(可用、已使用和未分配)顯示整體驅動器健康狀況。您還會發現有關介面速度的即時報告。在底部,效能圖每隔幾秒鐘就會更新一次讀/寫速度和佇列數據,儘管在此螢幕截圖中它處於空閒狀態。

SanDisk SSD Management Tool

一個特別有用的部分是介面速度面板。在這裡,軟體顯示 SSD 的功能(在本例中為「Gen5, 4 通道」)及其實際連接(也稱為「Gen5, 4 通道」)。這尤其有用,因為即使支援 Gen2,主機板上的 M.4 插槽也並非都以全 x5 速度運作。透過並排顯示這兩個值,您可以快速確認驅動器是否充分運作或受到插槽的瓶頸影響。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規格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NVMe SSD 現已在 SanDisk.com 和全球指定零售商處發售,容量有 1TB(179.99 美元)、2TB(279.99 美元)和 4TB(549.99 美元)。散熱器版本將於今年秋季上市,199.99TB 起價為 1 美元。預計今年稍後將推出配備和不配備散熱器的 8TB 型號。

產品規格 4TB
WDS400T1XHM-00CMT0
2TB
WDS200T1XHM-00CMT0
1TB
WDS100T1XHM-00CMT0
外形 M.2 2280
介面 PCIe Gen5 x4 NVMe 2.0
NAND閃存 TLC 3D CBA NAND
DRAM 可以
順序讀取(最多) 14,900 MB / s的 14,900 MB / s的 14,900 MB / s的
順序寫入(最多) 14,000 MB / s的 14,000 MB / s的 11,000 MB / s的
隨機讀取(最多) 2.3 萬次 IOPS 2.3 萬次 IOPS 1.6 萬次 IOPS
隨機寫入(最多) 2.4 萬次 IOPS 2.4 萬次 IOPS 2.4 萬次 IOPS
平均有功功率讀數 6.5W 6.5W 6.2W
平均有功功率寫入 7.0W 7.0W 6.2W
睡眠(PS4) 5毫瓦
耐力(TBW) 2,400 1,200 600
平均無故障時間 (高達) 1.75萬小時
有限保修 5年
相容性 向後相容 PCIe Gen4/Gen3 x4、x2、x1; Windows 10+
符合RoHS標準 可以
安全性 TCG蛋白石2.02
工作溫度 32°F到185華氏度(0°C間到85°C)
非工作溫度 40°F到185°F(40°C至85°C間)
尺寸 長度:80毫米,寬度:25毫米,高度:11.25毫米
重量 31.2g

SN8100 效能

可比較

在深入研究基準測試之前,以下是與 SN8100 及其各自的 PCIe 代一起測試的類似驅動器的清單:

在本次審查中,我們將重點關注 2TB WD_BLACK SN8100 型號。

我們將對這些驅動器進行各種測試,以評估實際和綜合性能。這包括 LLM 載入時間(用於測量它們處理大型 AI 模型的速度)、DirectStorage 測試(用於查看它們載入遊戲資產和處理遊戲內資料的速度)以及 Blackmagic Design(用於評估高解析度影片編輯的讀寫速度)。我們還將運行 PCMark 10 來衡量整體系統響應能力,運行 3DMark Storage 來測試遊戲效能,以及執行 FIO 測試來測量高負載下的峰值順序和隨機讀取/寫入速度。

這是我們用於基準測試的高效能測試台:

  • 中央處理器: AMD 銳龍 7 9800X3D
  • 主機板:華碩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5 Royal 系列 DDR5-6000(2x16GB)
  • GPU: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Ubuntu 24.10 桌面版

峰值合成性能

FIO 測試是一種靈活且強大的基準測試工具,用於測量儲存設備(包括 SSD 和 HDD)的效能。它評估不同工作負載(例如順序和隨機讀取/寫入操作)下的頻寬、IOPS(每秒輸入/輸出操作)和延遲等指標。此測試有助於評估儲存系統的峰值效能,有助於比較不同的設備或配置。我們測量了此測試的峰值突發性能,將工作負載限制在兩個 SSD 上的 10GB 空間。

在 FIO 突發測試中,SN8100 在所有工作負載下都表現出色,峰值效能出色。它在連續吞吐量方面名列前茅,讀取速度達到 15GB/s,寫入速度達到 14.1GB/s,甚至超過了 Crucial T705 和三星 9100 Pro。延遲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平均讀取時間僅 0.56 毫秒,寫入時間僅 0.59 毫秒。

對於 4K 隨機操作,SN8100 的讀取速度為 2.312M IOPS,寫入速度為 2.144M IOPS,平均延遲分別為 0.22 毫秒和 0.24 毫秒。這些數據使其成為測試中速度最快的驅動器之一,在讀取 IOPS 方面僅落後於 9100 Pro,同時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寫入和延遲特性。

FIO 測試(MB/s/IOPS 越高越好) Sandisk SN8100
關鍵 P310 2TB 關鍵 P510 1TB 英睿達 T705 2TB 三星 990 Pro 2TB 三星 9100 Pro 4TB WD SN850X 2TB
順序 128K 讀取 (2T/64Q) 15,000 MB/s(平均延遲 0.56ms) 7,197 MB/s(平均延遲 1.16ms) 8,835 MiB/s(平均延遲 0.90 毫秒) 14,400 MB/s(平均延遲 0.58ms) 7,483 MB/s(平均延遲 1.12ms) 14,600 MB/s(平均延遲 1.92ms) 6,632 MB/s(平均延遲 0.76ms)
順序 128K 寫入 (2T/64Q) 14,100 MB/s(平均延遲 0.59ms) 6,376 MB/s(平均延遲 1.31ms) 9,961 MiB/s(平均延遲 0.80 毫秒) 12,300 MB/s(平均延遲 0.68ms) 7,197 MB/s(平均延遲 1.16ms) 13,300 MB/s(平均延遲 2.15ms) 7,235 MB/s(平均延遲 0.92ms)
隨機 4K 讀取 (16T/32Q) 2.312M IOPS(平均延遲 0.22ms) 1.163M IOPS(平均延遲 0.80ms) 1.163M IOPS(平均延遲 0.44ms) 1.585M IOPS(平均延遲 0.32ms) 1.400M IOPS(平均延遲 0.36ms) 2.734M IOPS(平均延遲 0.18ms) 1.2M IOPS(平均延遲 0.43ms)
隨機4K寫入(16T/32Q) 2.144M IOPS(平均延遲 0.24ms) 1.196M IOPS(平均延遲 0.43ms) 1.196M IOPS(平均延遲 0.51ms) 2.703M IOPS(平均延遲 0.19ms) 1.403M IOPS(平均延遲 0.36ms) 2.734M IOPS(平均延遲 0.19ms) 825K IOPS(平均延遲 0.62ms)

法學碩士 (LLM) 平均載入時間

平均 LLM 載入時間測試評估了三種不同 LLM 的載入時間:DeepSeek R1 7B、Meta Llama 3.2 11B 和 DeepSeek R1 32B。每個模型測試10次,並計算平均載入時間。此測試測量驅動器將大型語言模型 (LLM) 載入到記憶體的速度。 LLM 載入時間對於與 AI 相關的任務至關重要,尤其是即時推理和大數據集處理。更快的載入意味著模型可以快速處理數據,提高AI的回應能力並減少等待時間。

在平均 LLM 載入時間測試中,SN8100 在所有模型載入中排名靠前。它僅用 1 秒就完成了 DeepSeek R7 2.5702B 加載,性能優於比較中的所有其他驅動器,包括之前最快的三星 9100 Pro(2.6173 秒)。對於要求更高的 Meta Llama 3.2 11B Vision 型號,其記錄時間為 3.5856 秒,僅次於 9100 Pro(3.6017 秒),並且略快於 T705(3.6312 秒)和 990 Pro(3.6312 秒)。

它的優勢在 DeepSeek R1 32B 型號上表現最為明顯,其加載時間為 4.2870 秒。排名第二的 9100 Pro 的成績為 4.3735 秒,遠遠領先於該系列中的其他消費級硬碟,包括 P510(5.0594 秒)和 T705(5.1080 秒)。

法學碩士平均加載時間(越低越好) Sandisk SN8100 關鍵 P310 2TB 關鍵 P510 1TB 英睿達 T705 2TB 三星 990 Pro 2TB 三星 9100 Pro 4TB WD SN850X 2TB
DeepSeek R1 7B 2.5702s 3.1889s 2.8817s 2.8758s 2.8758s 2.6173s 3.0082s
Meta Llama 3.2 11B 視覺 3.5856s 3.7083s 3.6631s 3.6312s 3.6312s 3.6017s 3.6543s
DeepSeek R1 32B 4.2870s 5.4844s 5.0594s 5.1080s 5.1080s 4.3735s 5.4844s

3DMark 直接存儲

3DMark DirectStorage 功能測試評估 Microsoft 的 DirectStorage 如何最佳化 PCIe SSD 上的遊戲資產載入。透過減少 CPU 開銷並提高資料傳輸速度,DirectStorage 可以縮短載入時間,尤其是與 GDeflate 壓縮和 Windows 11 的 BypassIO 結合使用時。此測試隔離儲存效能,以突出啟用 DirectStorage 時潛在的頻寬改進。

從本次測試的結果來看,SN8100 在幾乎所有 DirectStorage 指標中都處於領先地位。從儲存到 VRAM(GDeflate 壓縮)開始,它顯示頻寬為 26.11 GB/s,優於所有其他測試過的驅動器,包括高階 Crucial T705(25.75 GB/s)和三星 9100 Pro(23.77 GB/s)。

對於未壓縮儲存到 VRAM,SN8100 在啟用 DirectStorage 的情況下可提供 12.94 GB/s(經過最佳測試的 SSD),在關閉 DirectStorage 的情況下可提供 7.63 GB/s。它的儲存到 RAM 速度同樣出色,分別為 12.94 GB/s(DS 開啟)和 9.78 GB/s(DS 關閉),是所有參賽作品中最高的。

SN8100 還擁有強大的 64.51 GB/s GDeflate 解壓縮頻寬。儘管這個結果低於其他經過測試的消費級 SSD,但仍然是一個可靠的結果。

3DMark 直接存儲,(GB/s,越高越好) Sandisk SN8100 關鍵 P310 2TB 關鍵 P510 1TB 英睿達 T705 2TB 三星 990 Pro 2TB 三星 9100 Pro 4TB WD SN850X 2TB
儲存至 VRAM(GDeflate 壓縮) 26.11 14.81 19.63 25.75 14.18 23.77 15.28
儲存至 VRAM(DirectStorage 開啟,未壓縮) 12.94 10.75 8.33 10.71 11.28 11.26 11.11
儲存到 VRAM(DirectStorage 關閉,未壓縮) 7.63 8.5 6.92 8.79 8.84 8.92 8.93
儲存到 RAM(DirectStorage 開啟,未壓縮) 12.94 6.46 9.06 12.03 6.57 11.62 6.78
儲存到 RAM(DirectStorage 關閉,未壓縮) 9.78 5.87 7.49 8.83 6.20 9.48 6.27
GDeflate 解壓縮頻寬 64.51 65.43 66.22 66.36 65.71 66.61 64.96

Blackmagic磁盤速度測試

Blackmagic 磁碟速度測試對磁碟機的讀寫速度進行基準測試,以評估其效能,尤其是對於影片編輯任務的效能。它可以幫助用戶確保他們的儲存速度足夠快,以適應高解析度內容,例如 4K 或 8K 影片。

在這裡,WD SN8100 的整體結果最快,讀取速度為 10,005.2MB/s,寫入速度為 10,581MB/s。它擊敗了其他 Gen5 競爭對手,如 Crucial T705(讀取速度 8,464.2MB/s,寫入速度 10,256.4MB/s)、三星 9100 Pro(讀取速度 9,542.3MB/s,寫入速度 9,907.9MB/s)和 Crucial P510(7,853.9MB/s)。 7,939.6MB/s)。

WF sn8100 2tb blackmagic

在 Gen4 驅動器中,三星 990 Pro、WD SN850X 和 Crucial P310 落後,讀取速度在 5,200-5,800MB/s 範圍內,寫入速度徘徊在 6,000 MB/s 以下。這些結果是 PCIe Gen5 技術帶來的效能飛躍的絕佳例證。

Blackmagicdesign(MB/s,越高越好) Sandisk SN8100 關鍵 P310 2TB 關鍵 P510 1TB 英睿達 T705 2TB 三星 990 Pro 2TB 三星 9100 Pro 4TB WD SN850X 2TB
讀取 MB/s 10,005.2 5,282.4 7,853.9 8,464.2 5,769.5 9,542.3 5,862.6
寫入 MB/s 10,581 5,458.9 7,939.6 10,256.4 5,842.9 9,907.9 5,894.8

PCMark10 存儲

PCMark 10 儲存基準測試使用基於應用程式的追蹤來評估實際的儲存效能。他們測試系統和數據驅動器,測量頻寬、存取時間和負載下的一致性。這些基準測試提供了超越綜合測試的實用見解,幫助使用者有效地比較現代儲存解決方案。

結果顯示 SN8100 分數為 8,644, 在這次測試中名列前茅。它僅次於 Crucial T705(8,783),但領先三星 9100 Pro(7,552)和三星 990 Pro(7,173)。它的性能也明顯優於其他 Gen4 驅動器:Crucial P510(6,450)、P310(6,436)和 WD SN850X(4,988)。

PCMark 10 數據驅動器(越高越好) Sandisk SN8100 關鍵 P310 2TB 關鍵 P510 1TB 英睿達 T705 2TB 三星 990 Pro 2TB 三星 9100 Pro 4TB WD SN850X 2TB
總體得分 8,644 6,436 6,450 8,783 7,173 7,552 4,988

3DMark 存儲

3DMark 儲存基準測試透過測量載入遊戲、保存進度、安裝遊戲檔案和錄製遊戲等任務來測試您的 SSD 的遊戲效能。它評估您的儲存處理現實世界遊戲活動的能力,並支援最新的儲存技術以獲得準確的效能洞察。

在這裡,SN8100 得分 6,047,並以領先優勢位居排行榜榜首。它超越了所有其他經過測試的 Gen5 硬碟,包括 Crucial T705(5,100)、Samsung 9100 Pro(4,779)和 Crucial P510(4,148),以及所有 Gen4 型號。這使得 WD SN8100 在遊戲反應能力和其他實際任務方面表現出色。

3DMark 儲存基準(越高越好) Sandisk SN8100 關鍵 P310 2TB 關鍵 P510 1TB 英睿達 T705 2TB 三星 990 Pro 2TB 三星 9100 Pro 4TB WD SN850X 2TB
總體得分 6,047 3,848 4,148 5,100 4,128 4,779 3,962

GPU直接儲存

我們在這個測試台上進行的測試之一是 Magnum IO GPU 直接儲存 (GDS) 測試。 GDS 是 NVIDIA 開發的功能,可讓 GPU 在存取儲存在 NVMe 磁碟機或其他高速儲存裝置上的資料時繞過 CPU。 GDS 不再透過 CPU 和系統記憶體來路由數據,而是實現了 GPU 和儲存設備之間的直接通信,從而顯著減少了延遲並提高了數據吞吐量。

GPU 直接儲存的工作原理

傳統上,當 GPU 處理儲存在 NVMe 磁碟機上的資料時,資料必須先經過 CPU 和系統內存,然後才能到達 GPU。此過程會引入瓶頸,因為 CPU 成為中間人,增加延遲並消耗寶貴的系統資源。 GPU 直接儲存使 GPU 能夠透過 PCIe 總線直接從儲存裝置存取數據,從而消除了這種低效率。這種直接路徑減少了與資料移動相關的開銷,從而實現更快、更有效率的資料傳輸。

人工智慧工作負載,尤其是涉及深度學習的工作負載,是高度資料密集的。訓練大型神經網路需要處理 TB 級的數據,資料傳輸中的任何延遲都可能導致 GPU 利用率不足和訓練時間更長。 GPU 直接儲存透過確保資料盡快傳輸到 GPU、最大限度地減少空閒時間並最大限度地提高運算效率來解決這一挑戰。

此外,GDS 對於涉及串流大型資料集的工作負載特別有利,例如視訊處理、自然語言處理或即時推理。透過減少對 CPU 的依賴,GDS 可以加速資料移動並釋放 CPU 資源用於其他任務,從而進一步增強整體系統效能。

在經過測試的 SSD 產品線中,SN8100 表現出色,尤其是在區塊大小較大的情況下。在 16K 區塊大小和 128 佇列深度下,它實現了 3.4 GiB/s 讀取(0.564ms,225.9K IOPS)和 2.1 GiB/s 寫入(0.907ms,140.6K IOPS)。這使得它在這種區塊大小的讀取吞吐量方面接近頂級,並且領先許多 Gen5 競爭對手,儘管它的寫入效能略有滯後。

隨著塊大小的增加,SN8100 繼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 128K 時,它的讀取速度達到 5.9 GiB/s(2.626ms,48.7K IOPS),寫入速度達到 5.8 GiB/s(2.668ms,47.9K IOPS),在吞吐量和延遲方面超過幾乎所有其他驅動器,包括三星 9100 三星和 Crucial T705。

在 1M 區塊大小下,SN8100 的讀取速度達到 6.5 GiB/s(19.264ms,6.6K IOPS),寫入速度達到 5.9 GiB/s(21.063ms,6.1K IOPS),寫入效能略高於 9100 Pro 和 T705,讀取效率相當與之效率。

總體而言,SN8100 是經過測試的驅動器中用於 GDS 任務的最全面的 Gen5 驅動器之一,在所有測試的區塊大小中始終排名靠前。

以下是完整的概述:

GDSIO 圖表(16K、128K、1M 區塊大小平均值) Sandisk SN8100 關鍵 P310 2TB 關鍵 P510 1TB 英睿達 T705 2TB 三星 990 Pro 2TB 三星 9100 Pro 4TB WD SN850X 2TB
(16K 區塊大小 128 IO 深度)平均讀取 3.4 GiB/秒
(0.564毫秒)IOPS:225.9K
3.1 GiB/秒(0.627毫秒)IOPS:203.2K 2.3 GiB/秒(0.837毫秒)IOPS:152.2K 3.3 GiB/秒(0.587毫秒)IOPS:217.0K 2.7 GiB/秒(0.731毫秒)IOPS:174.4K 3.4 GiB/秒(0.565毫秒)IOPS:226.4K 2.3 GiB/秒(0.736毫秒)IOPS:173.2K
(16K 區塊大小 128 IO 深度)平均寫入 2.1 GiB/秒
(0.907毫秒)IOPS:140.6K
2.2 GiB/秒(0.902毫秒)IOPS:141.4K 2.3 GiB/秒(0.842毫秒)IOPS:151.5K 2.3 GiB/秒(0.836毫秒)IOPS:152.6K 2.2 GiB/秒(0.903毫秒)IOPS:141.2K 2.3 GiB/秒(0.839毫秒)IOPS:161.7K 2.0 GiB/秒(0.989毫秒)IOPS:129.0K
(128K 區塊大小 128 IO 深度)平均讀取 5.9GiB/秒
(2.626毫秒)IOPS:48.7K
4.1 GiB/秒(3.845毫秒)IOPS:33.3K 4.5 GiB/秒(3.450毫秒)IOPS:37.1K 5.5 GiB/秒(2.863毫秒)IOPS:44.7K 4.0 GiB/秒(3.944毫秒)IOPS:32.4K 5.2 GiB/秒(3.001毫秒)IOPS:44.9K 4.1 GiB/秒(3.878毫秒)IOPS:33.3K
(128K 區塊大小 128 IO 深度)平均寫入 5.8GiB/秒
(2.668毫秒)
每秒輸入/輸出次數:47.9K
3.9 GiB/秒(3.992毫秒)IOPS:32.0K 4.8 GiB/秒(3.262毫秒)IOPS:39.2K 5.6 GiB/秒(2.799毫秒)IOPS:45.7K 4.1 GiB/秒(3.849毫秒)IOPS:33.2K 5.9 GiB/秒(2.662毫秒)IOPS:47.3K 4.0 GiB/秒(3.958毫秒)IOPS:33.0K
(1M 區塊大小 128 IO 深度)平均讀取 6.5GiB/秒
(19.264毫秒)
每秒輸入/輸出次數:6.6K
4.4 GiB/秒(28.462毫秒)IOPS:4.5K 4.8 GiB/秒(26.2181毫秒)IOPS:4.9K 6.0 GiB/秒(20.738毫秒)IOPS:6.2K 3.9 GiB/秒(32.415毫秒)IOPS:3.9K 6.3 GiB/秒(19.877毫秒)IOPS:6.4K 4.4 GiB/秒(30.501毫秒)IOPS:4.5K
(1M 區塊大小 128 IO 深度)平均寫入 5.9GiB/秒
(21.063毫秒)IOPS:6.1K
4.1 GiB/秒(30.964毫秒)IOPS:4.2K 5.0 GiB/秒(25.121毫秒)IOPS:5.1K 6.0 GiB/秒(20.855毫秒)IOPS:6.1K 4.2 GiB/秒(29.520毫秒)IOPS:4.3K 6.1 GiB/秒(20.579毫秒)IOPS:6.2K 4.1 GiB/秒(30.782毫秒)IOPS:4.2K

結論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完全滿足您對旗艦 Gen5 SSD 的期望。它速度極快、穩定,在我們的大多數基準測試中都勝過其競爭對手。結合所有這些,以及可靠的耐用性等級、硬體加密支援和五年保修,它幾乎涵蓋了大多數高級用戶對高端 SSD 的所有期望。

Sandisk WD_BLACK SN8100 with system board

性能方面,SN8100 在幾乎所有測試中都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它在順序讀寫速度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發布了一些最佳的 4K 隨機 IOPS 數字,並且在大型語言模型加載、DirectStorage 遊戲資產傳輸和 GPU Direct Storage 工作負載等實際場景中表現出色。它在綜合和基於應用的基準測試中始終位居或接近榜首。

對於運行 Gen5 支援系統的任何人來說,SN8100 都是您設備的絕佳補充。與 Gen4 驅動器相比,它帶來了顯著的效能提升,非常適合需要速度和可靠性的任務,例如遊戲、編輯高解析度媒體或運行 AI 模型。作為市場上速度最快的消費級 SSD 之一,憑藉出色的軟體工具和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它輕鬆榮獲 2025 年最佳獎!

參與 StorageReview

電子報 | YouTube | 播客 iTunes/Spotify | Instagram | Twitter | 的TikTok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