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布的 2024 IBM X-武力威脅 智力指數 勒索軟體、內部威脅、資料外洩、硬體故障和自然災害是企業最擔心的眾多風險之一。
每個人都熟悉人工智慧的潛在力量,但它是否會以人工智慧攻擊面的形式針對我們,從而使網路犯罪分子能夠大力投資新的 GenAI 工具?勒索軟體仍然是組織最擔心的五種威脅清單中的第一名。剛剛發布的 2024 IBM X-武力威脅 智力指數 勒索軟體、內部威脅、資料外洩、硬體故障和自然災害是企業最擔心的眾多風險之一。
該報告鼓勵企業確保底層基礎設施不會成為其人工智慧模型的門戶,因為攻擊者不需要採用新穎的策略來鎖定目標。
為了協助客戶儘早應對威脅並進行準確偵測,IBM 宣佈在 IBM Storage FlashSystem 產品中推出 IBM FlashCore Module (FCM) 技術的 AI 增強版。 IBM 發布了新版本的 Storage Defender 軟體,提升了組織偵測和回應勒索軟體等網路攻擊的能力。
IBM Storage FlashSystem 系列現已提供最新的 FlashCore Module (FCM) 技術,可整合人工智慧功能。 FCM 與 Storage Defender 無縫協作,確保主要和輔助工作負載的完整資料復原能力。人工智慧驅動的感測器可以更早通知潛在的網路威脅,從而幫助企業更快地恢復。
更快的威脅偵測
IBM FlashSystem 產品的現有陣容可以區塊級粒度掃描所有傳入數據,而不會影響效能。這是透過內聯資料損壞檢測軟體和基於雲端的人工智慧來實現的,這有助於識別可能表明網路攻擊開始的異常情況。因此,系統可以使用不可變副本快速偵測、回應潛在攻擊並從中復原。借助 FCM4 支援的新技術,該系統旨在使用機器學習模型持續監控從每個輸入/輸出操作收集的統計資料。據 IBM 稱,這可以在一分鐘內檢測到勒索軟體等異常情況。
IBM FlashSystem 產品可以測量資料可壓縮性和隨機性(也稱為熵)等參數。然後,這些資訊會轉送到 IBM Storage Insights 軟體,該軟體可以偵測工作負載中的任何異常情況,例如嘗試加密應用程式資料的勒索軟體。新的FlashSystem陣列採用FCM4技術,可即時擷取並彙總有關每個I/O的詳細統計資料。 FlashSystem 使用機器學習模式從正常行為診斷勒索軟體和惡意軟體,使組織能夠在發生攻擊時立即採取行動並保持運作。
跨工作負載更聰明的威脅識別
IBM Storage Defender 軟體為包含虛擬機器 (VM)、資料庫、應用程式、檔案系統、SaaS 工作負載和容器的現代混合多雲 IT 環境提供全面的資料彈性。該軟體的最新版本配備了由人工智慧驅動的硬體和軟體感測器提供支援的先進威脅偵測功能。感測器評估副本(包括備份和快照)的可信度,並提供其相對可靠性的索引。
Defender 配備了 IBM Research 創建的先進感測器,旨在快速檢測潛在的網路威脅,例如勒索軟體。這些感測器即時向安全系統產生高品質警報,減少潛在損害,使企業能夠更快地從攻擊中恢復。
Defender 最近進行了升級,包含工作負載和儲存庫存管理功能等新功能。這些功能將幫助客戶評估他們的應用程式和數據,以確保它們正確納入業務連續性計劃,以在網路攻擊後恢復最低限度的生存能力。此外,該軟體還得到了增強,可以為恢復 VMware 應用程式提供自動編排。
客戶可以享受 Defender 與其他 IBM 儲存和安全解決方案的輕鬆整合。其中包括 IBM QRadar、IBM Guardium、IBM FlashSystem、IBM Storage Scale、IBM Storage Ceph 和 IBM Fusion。 Defender 也在路線圖上將 Cohesity 與其他第三方資料平台整合整合。這將為整個企業資料資產提供端到端的資料彈性。
FlashSystem 和 Defender 協同作戰
一起使用時,FlashSystem 和 Defender 可以為組織提供更高的資料彈性。儲存管理員可以透過建立包含特定磁碟區並遵守使用者定義策略的保護群組來確保關鍵資料的自動備份。此外,在網路攻擊發生後,經過驗證沒有任何威脅簽署的不可變資料副本可以恢復到多個目標位置,包括新的位置。這些不可變副本還可以複製到另一個 IBM Storage Defender 集群,從而提供額外的保護層。
IBM 開發了允許管理員自動建立受保護副本快照的設定。這些快照是具有網路彈性的資料時間點副本,無法因使用者錯誤、惡意行為或網路攻擊而變更或刪除。這些備份與生產資料隔離,使組織能夠在資料遺失事件後更快地還原資料。隨著基於人工智慧的網路攻擊的興起,我們必須使用先進技術來應對這些威脅。 IBM 的全新 FlashCore Module 硬體和 Storage Defender 軟體利用 IBM 的 AI 功能來有效應對網路攻擊的挑戰。
參與 StorageReview
電子報 | YouTube | 播客 iTunes/Spotify | Instagram | Twitter | 的TikTok | RSS訂閱